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服务动态
百人谈|企业培训的拐点与终局
时间:2022-08-26   来源:腾讯网   作者:网络转载
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,企业培训经历了从线下服务向线上信息化、智能化的变迁,实现了从 0 到 1、从 1 到 10 的进化。如今,企业培训正面临三浪叠加的市场变化:一是日益增长的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人才迭代需求;二是不断加强的培训产业升级下的内生动力;三是自上而下的产业政策红利加持。
三股发展浪潮的冲击下,加之疫情催化,企培行业迅速走上风口,进入从 10 到 N 的黄金时代,平台型公司也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拐点。近日多鲸对话企业培训云平台魔学院一、二号位——魔学院创始人兼总裁熊军(熊大)、魔学院联合创始人兼院长熊兵(熊二博士),一探企业培训市场的拐点与终局。
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。当时,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,市场涌现出了一波外商投资热,随着这批拥有现代化管理经验的企业落地,企业培训的发展理念也在国内生根发芽,而在帮助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,企业培训行业完成了从 0 到 1 的积累。
90 年代末,早期企业培训市场孕育而成,这个典型的非标市场,培训形式以零散的线下面授为主,内容承载主体则是光盘和录像带,更多聚焦于企业管理入门、宏观经济解读、国际视野拓展等基础教育。
直到 2010 年,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兴起,企培市场迎来了一次质变,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跃迁,用户可以在线接受远程培训。这种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模式,促使企培行业迅速规模化,完成了从 1 到 10 的跨越。与此同时,新的技术催生了新的内容形态,企业商管大行其道。
而 2015 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浪潮,再次颠覆了这一切。线上培训开始从录播课程转向直播授课,交互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。培训内容也随着供需两侧的数据化、信息化,开始变得更具颗粒度和更加场景化。
这意味着,企培行业完成从标准化到集约化的过渡,开始进入从 10 到 N 的产业裂变,产业生态变得更加多样化,除了上游的内容提供方、技术供应商,下游的企业大学、小微客户,还催生了一大波 SaaS 平台,比如 2015 年由摩博科技推出的魔学院。
再到 2020 年之后,受新冠疫情影响,不确定性增强、愈加模糊多变的「乌卡时代」降临,企培行业随之进入变革期。反映到资本市场,自 2020 年以来,企业培训行业的投资数量超 30 起,且不乏大额融资,甚至当 K12 教育赛道在「双减」政策的冲击下陷入冰点时,企业培训赛道的融资依然如火如荼。SaaS 平台更是遭到资本追捧,魔学院就是其中之一。2021 年 7 月,魔学院宣布完成由红杉资本领投、钟鼎资本跟投的 1 亿元 A+ 轮融资,而就在当年 2 月,魔学院宣布完成腾讯的 A 轮千万元融资,两轮融资相隔还不到半年。
大额资本追捧的背后是企业培训的刚需性增强,尤其企业培训在线平台的天花板提升。
熊二博士分析,在「乌卡时代」,市场竞争日益激烈。一方面,之前企业纯靠高薪就能挖到牛人,但现在面临营收压力,支付高薪已是吃力,无法单靠招聘解决人才需求问题,必须一定程度提升现有人才结构;另一方面,市场环境变化快,知识体系更新快,企业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去做企业培训。
同时,如今的企业培训求的不是潜移默化、计在长远的影响,而是立即导向人员技能提升、业务布局优化,甚至业绩大幅提高。而企业培训线上化、工具数字化后,能更好地跟业务系统产生关系,让培训的效果直接被企业看到。并且,与线下培训高成本相比,线上企培成本更低、更便捷,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培训上做明显投入。企业培训手段的变化,也导致培训的刚需性增强。
面对日益刚需的培训需求,魔学院如何应对?熊军一言以蔽之,「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培训内容、培训工具更能贴近企业的业务需求,实现业务培训一体化,从而提升人效。
但与这一目标相对应的,魔学院并没有自己的师资、课程,而是作为平台向企业提供企业培训工具,同时联合第三方提供培训课程、师资、咨询等增值服务,形成「平台+内容+服务」的一体化企业培训解决方案。
这在魔学院创立早期便确立的「整合生态、打造开放平台」打法,源自企业培训高度分散的市场特性。纵观整个企业培训产业链,呈现上游弱、中游宽、下游散的特点。上游主要包括内容平台、培训技术、版权运营、师资运营等企业培训核心资源的各类机构;下游则是拥有不同培训需求的大中小客户,因行业、地域、公司发展阶段类型不同,非常分散;而对于身处中游的企培机构及平台来说,不仅需要内容、技术及师资做支撑,也需要整合上下游的资源。
那如何整合上中下游各个环节,探索企业培训系统的标准化 SaaS 产品?
在产业上游,魔学院在 SaaS 培训系统的基础上,搭建一个内容商城,并通过分成的模式引入第三方培训内容,试图打造一个更多元的内容生态。截至目前,魔学院拥有 10000 多门线上课程,并签约了 2000 多位讲师和 300 多家培训机构。
通过与专业内容机构的合作,也可更好地实现「业培一体」。例如在某一特定使用场景上,魔学院通过数据挖掘,将智能推荐算法融入内容生态,通过客户的业务场景与需求偏好,智能化地给企业推荐岗位所需要的培训体系,并且可将不同的内容打包直接提供给企业用户,使培训内容和工具能贴近不同层次企业的业务,做到「开箱即用」。
在产业下游,魔学院以移动端为切入点,提供员工培训、在线考试和培训管理等场景化服务。与此同时,一方面,通过 9 元/人/年的收费标准,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培训门槛,扩大服务渗透率;另一方面,通过提供私有云培训版本等措施,满足大型企业的个性化定制需求。
除此之外,魔学院已嫁接企业微信、飞书、钉钉等第三方开放平台,并可通过个性化配置,无缝集成到企业的 IT 系统或第三方平台。熊军介绍说,第三方开放平台不仅为魔学院带来了大量的低成本流量,降低了营销成本和服务成本,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客户的活跃度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魔学院迄今累计服务了数万企业,累计学习人次突破 1 亿,2020 年客户量增长 3 倍,2021 年客户量增长超过 5 倍。
之所以坚定布局开放生态,在于熊军对企业培训未来发展的预判。在他看来,未来企业培训行业格局将有三大明显变化:一是企业培训工具、平台以后会形成几家独大的局面;二是服务某一垂直领域的课程和师资服务型机构会稳步发展;三是会出现大量围绕企业培训布局服务和咨询的机构。
「大家专注把自个的业务做到极致,同时敞开胸怀拥抱生态,共同把生态做好才能有出路」,熊军表示,决胜关键在于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圈,实现生态的正向运转。他预计,未来三年内魔学院能够做到服务至少 20 万家付费客户,通过课程等合作形式实现对合作伙伴数亿元的分账,而魔学院本身的营收体量将跃升到二十亿左右。
熊二博士则表示,「魔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正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、生态化的合作,以高性价比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。」数据显示,魔学院平台已拥有 10 万家企业用户,服务员工数量约一千万,用户线上学习和考试服务时长累计约数亿小时。
魔学院已服务的 10 万家企业客户,如果归纳特点,一是涵盖全行业,二是囊括大、中、小企业。但与企业培训行业普遍以大客户为先的市场策略不同,魔学院致力以中小企业为基本盘。
熊军介绍「魔学院现在服务的客户里,体量最大的付费客户有 140 万员工,有几十万员工的付费客户也有好几个,有几万员工的付费客户有好几十个,而有几千员工的付费客户有上千家了。
熊二博士分析,市面上现在大量的企业培训机构,目标只在大客户,尤其传统的企业培训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的管理层,导致「各自为战」,竞争格局高度分散,市场集中度和渗透率较低,形成「散、乱、差」格局。
他坦言,头部大客户确实培训预算更充足,培训的需求更刚性,但企业培训机构服务大客户也面临两个明显问题:第一是客户服务成本高导致利润薄;第二是大客户对服务商的产品力、销售力等综合能力要求很高。
与处于聚光灯下的大型企业相比,中小型企业处于被企业培训服务的边缘地带。诚然,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,中小型企业无法花费几十万采购企业培训系统。但熊军认为企业培训如果只盯着头部大客户的话,大量中小客户的需求并不能得到满足。在他看来,在中国有 4300 万家企业,每年能花几百万、几千万来采购各种培训工具、课程或服务的企业绝对不超过 1 万家;但是每年能花几万到小几十万做企业培训的企业却有几十万家;每年能花几千块钱到几万块钱来做企业培训的企业可是几百万家。同时,因为企业培训工具、内容和服务越来越专业化和信息化,当客户采购成本会比内部来做培训更合算的时候,需求势必产生。
此外,疫情之下,企业将部分线下培训需求转移到线上,企业在线培训与学习的需求激增,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。当前,除了华为、腾讯、小米等大型企业,熊军直言,国内几乎 99% 的企业尚未建立线上一体化培训管理体系,尤其是很多中小微企业,甚至都没有建立正确的企业培训认知。「大量中小客户其实有很强的培训的需求,不过前提是产品要提供足够高的性价比。魔学院是做平台工具的,很强调平台工具产品的通用性和高性价比。工具越标准,易用性越强,成本才越低,客户规模才可能越来越大。
而魔学院实现高性价产品的方式,熊军总结为专注、极致、快速迭代的生态合作,选用最优秀的课程、工具、服务来做组合。「因为专业分工、生态合作,产品性价比高了,所有企业都能够负担得起了,我们用户体量大了,内容的成本就下降了,用户也得到实惠了。而同时内容机构的销售收入更多了,我们从中也产生了价值,这是一个多方互惠的良性循环。」熊军说。
他同时强调,这一生态打法的底层逻辑由企业战略驱动,跟企业负责人能否长期坚持、能否耐得住寂寞、能否承受市场跟内部团队压力有关。他调侃说,做企业培训产品的,预算往往比较大,特别是一些大型客户,动不动一个培训预算几十万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,甚至有的大客户预算能几个亿,「你是不是能忍受住这种大合同的诱惑?
那这种生态型打法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呢?熊军认为,除了呈现产品价值以外,便是市场教育。如何说服客户接受企业培训的工具、课程、服务实际上可以分离?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,只能交给时间,用各种市场推广手段,各种标杆案例打造,各种服务体系完善。
转眼已是 2022 年,当企业培训行业进入全新的产业变革期,市场将会迎来怎样的发展趋势?熊二博士总结为三点:平台工具的普遍性;工具跟业务系统、数据系统相融合;培训生态逐步进入正向循环。
首先是平台工具的普遍性,换言之,熊二博士认为未来企业培训平台搭建将走向自主化。正如魔学院的 Slogan 「每个企业都是一所大学」,企业培训的终局是无关企业规模大小,每个企业都会搭建属于自己的系统化培训平台。
而实现这一终局的前提在于,企业培训平台工具的通用化、标准化、易用性逐渐被放大,能降低企业自主搭建企业培训平台的门槛。
不过熊二博士直言,行业对企培产品标准化的理解有偏差,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诉求,但并不意味产品不能被规模化、标准化。所谓百分之百的标准化是个伪命题。用户并不期待一套系统能解决全部的问题,能解决 90% 的问题,已经是高性价比。标准化的产生并非来自用户个性化的诉求,其实跟标准化产品的市场份额息息相关。「如果一款产品只服务十个客户,很难做成标准化产品。因为成本太高。成本高的话,就要求客户付的价钱也高,客户付的价钱高,就会提个性化需求,并且个性化的诉求你必须满足,于是成了个性化定制服务。但当一款产品能为更多用户服务的时候,能找到更大的用户体量的时候,你满足用户 90% 的诉求,就是标准化产品。
而从平台和内容两个维度拆解,论平台,技术平台完全可以做到非常标准化,用户自己去做一些个性化的设置,就能实现个性化的诉求。论内容,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企业自己去解决,剩下企业无法自己解决的一些个性化的问题,要么通过定制化的厂商去解决,要么可能最后发现不需要解决。
再者,企业培训平台将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结合。企业培训平台逐步数字化,将打通包括人事、财务、业务等业务场景。加之企业培训的本质就是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、绩效问题、发展问题。因此,与实际业务场景相结合,也将成为企业培训未来发展重要趋势之一。
最后,企业培训的行业集中度将得到提升,开放生态的重要性与之凸显。以往企培业市场分散度高,行业散乱差发展,机构各自为战。在开放、整合、生态共赢趋势的促进下,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,行业趋向整合,平台型公司将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,借助生态圈可以实现更高的产业运转效率。